close
 

Author© Gwen Kuan-ying Kuo郭冠英, 《今藝術》 July 2004

由姚大鈞策劃發起、與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共同合作、為期四天的《台北聲納-2004國際科技藝術節》,在舞台上雜訊狂爆、終場時觀眾討論的沸騰人聲,熱鬧中順利閉幕了。
對於分眾卻日益成長的聲音創作者而言,在本地熱情聲音創作者的耕耘下,透過郵件藝術、與國際聲音創作者異地交流,幾年來始終間歇地有大型活動進行,而這場帶來世界好手雲集、台灣新銳輩出,各擅勝場的演出與交流,無疑是相當令人興奮的。
多媒體‧肢體互動

約翰‧凱吉改裝鋼琴,多媒體藝術家赤松正行(Masayuki Akamatsu)則改裝鼓產生音場與錄影的互動,當他用力打擊鼓,觸發感應器而發出特別的電子聲浪、並引發台北即時電視收訊。片段影像、數位聲浪的互動,結合傳統打擊樂器概念,形成極大的對比。

Randy Yau(丘漢英)的《大嘴巴》(MegaMouth)顧名思義是以人聲發出巨大聲響,近距離透過麥克風和現場的巨型擴音器產生20赫茲至10000赫茲的聲量反饋,聲波如浪般襲捲現場觀眾的耳膜。九年前筆者觀賞「北加州噪音藝術節」(North
Cal Noise Festival)演出,他便以改裝的吉他和閃光燈(xenon/strobe flash)彼此運作,當強大聲源發出,閃光燈便會發光。藉由合成器,觀眾可以聽到這些電氣化能量消長的聲響。而今他極簡的能量傳輸(人聲、肢體位移、擴大器)做為創作過程,並回歸人(非機器)為能量之源。

史考特‧阿佛德(Scott Arford,美國)在舞台架設兩架電視機,顯現著雜訊以及兩旁喇叭的嗶啵碎聲。他操控著聲影迴路:將電視上裝有的特製麥克風,把映像管聲響經過處理後,以視訊傳輸回螢幕,由擴音喇叭播放出來。史考特在創作上圍繞電視議題,如1994年的《毀掉你的電視》(Kill Your TV)以及視訊作品《電視殺人者》(TV Homicide),名稱爆裂,解構電視的收訊波卻別具抽象美。

樂蒂莎‧索娜米(Laetitia Sonami,法國)研發的《淑女手套控制器》,可控制聲音、機械與現場的光--十多個感應器,能感應手指、手掌及手臂的細微動作,操控電腦程式(也令人想起1998年曾來台北演出的田中能(日裔美籍)所研發的肌電感應器,與電子聲音、拼貼影像互動)。索娜米的創作概念著重於藝術之身體性,運用「淑女手套」也搭配肢體演出,手指動態極為優美,緩緩像似供東方宗教的結印般統合心靈、昇華電子感的演出,結合詩意、劇場的女性科技美學。

程式‧科技‧即興

第二天演出中,巧合地聚集與舊金山灣區有淵源、彼此認識的創作者。首先登場的王福瑞1995赴美與舊金山聲音藝術家互有交流,Pd/Gem、Max/MSP/Nato程式開發,從事互動影音創作。此次演出作品分為二段,第一段以聲音為主,環繞全場的聲音在耳膜邊時近時遠,點狀散佈,密集嘈雜卻顯細緻;影像呈現靜態投射,流露抽象畫的空間感。第二段聲音影像互動,抽象塊狀極限地顯出影像、與按壓耳膜的電子聲波頻繁交錯互動,令觀眾沉浸於視聽的極限中。藝術家雖然高度使用電腦程式的開發創作,卻擺脫程式語言的制式功能,從中解放的身體感尋求一個最純粹簡單的狀態--重拾當下對聲音的直觀反應。

接下來的奇特‧克雷頓(Kit Clayton,美國)為電腦音樂軟體 MAX/MSP的程式設計員,他於舞台後方的透明水盆下放置攝影機,藝術家將頭深入水中閉氣,數分鐘後抬出呼吸,重複無數次,程式邏輯使得影像影響聲音,電子聲波強拍節奏,這場演出賦予筆記型電腦音樂強大的肢體性格。

《超低頻聲音》則是前述史考特‧阿佛德和丘漢英的二人組,他們認為聲音不光以耳,而是用身體聆聽的主張,以巨量極低頻的聲波親身體驗:聲音/身體/空間的共振,場地不斷產生微微振動,五臟六腑通體共鳴。他們曾於舊金山現代美術館(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)的《聽覺空間》(listening room)展出此概念,振撼了美術館的空間與參展觀眾。

Stefanie Ku(古禮棻)則試圖在演出作品中突顯視頻 (video)及電腦音樂的互動,以及如何用電腦程式即時操控視頻音頻媒體。在不斷重複剪輯的具象拼貼影像,雜訊重重的螢光幕上,一位亞洲小女孩隱約出現在,與不停浮現、糾葛一團的毛線絨球交相重疊,作品風格如同電腦程式在視訊與電音之中糾葛、互動、纏繞。

在地‧科技‧聲響

第三天下午聚集本地青年大顯身手,將台灣聲音藝術創作能量飆到最高。首先登場的是劉佩雯/Pei,其創作理念看似抽象、聽似隨心所欲而無結構,但是她將聲音回歸至單純的音感與內心結構,創作帶著清新感性,也使得程式語言的慣性邏輯有了細膩的女性思維。

翁至鴻的宗教電子原音《中陰3-4》為其《中陰1-死亡》、《中陰2-神識之旅》的系列創作。他於英國學習作曲,在現代音樂架構下子我發展出探索佛教思想、東方意念在電子音樂結構的暗喻、多重象徵與體現。

曾獲《BIAS異響》聲音藝術展優選的蔡安智,展出空間化的電子原音,她在台灣各地採集聲音,將自製無名樂器的虛弱聲響、工作勞動的強勢發聲、弓盆鼓的迴音共振、人群聚集交談的聲音,以電腦系統淬取、精煉出細緻的電子聲波,營造獨特氛圍的音場,重建實感的立體空間。

 MU潘榮昇則由手提電腦產生數位噪音,在沒有界線難以歸類的混沌之下,呈現創作者的自由隨性:「透過做作品,我能做某種情感的表達……我很難去解釋這些作品是否有特定的種類」。

台北聲音小組(李岳凌、陳立威、謝仲其)三位成員一起登台、個別演出各有風格,最後合奏。謝仲其的實驗聲響中帶有明確的具象指涉,可喚起觀眾對320凱達格蘭大道上汽笛聲與群眾高喊的火熱記憶,但處理得節奏韻律緊湊且超然,在強弱電子音爆中,將具象景帶入新層次;陳立威(成立RE.CORD.ERZ音樂廠牌)將日常習聞卻充耳不聞的聲波解構,呈現抽象電子音景,開放給觀眾詮釋意義;李岳凌則以具象聲響的拼貼,讓觀眾還原生活週遭的細緻感知,微觀巨觀地呈現本地聲音風貌。

激情‧科技‧想像

晚間首場是林其蔚,而多年進出聲音活動的觀眾卻發現舞台上多了些熟面孔:黑暗校園民歌之狼、夾子樂團主唱小應、怪妹妹等人,產生回到後工業藝術祭的幻覺。表演者朗誦著事先準備之充氣塑膠袋上的詩句,將之與其他可發聲的日用品傳給台下觀眾,要求觀眾一起演出,從中可嗅出達達主義中,聲音詩的影子。

接下來是姚大鈞的「電腦人聲藝術」,長年旅居海外的他,聲音創作與論述中以東方文化的哲學主軸思維,在創作中漸離個人情感喜好,而欲疏離卻客觀地賞析。現場以女聲唸白(中文)為唯一音源,在軟體程式的調變、即時操控十六軌訊號控制器,試圖讓觀眾「以心擊之」,拆解並重構中文音聲漢字字義,創造東方語境的迷離聲響幻境。

當晚最後登台的藝術家卡爾‧史東(Carl Stone),學院派出身的他曾為《村聲》雜誌喻為「美國當前最重要作曲家之一」。以MAX/MSP程式,將採樣的通俗挪威民歌加以大幅度調變、即時即興拼貼解構,其聲音意境超脫學院派架構,展現藝術的自由。

星期日下午的弗朗西斯柯‧羅培士(Francisco Lopez),演出中要求觀眾以黑布條矇眼,自己也隱入一黑色布帳內創作,在視覺真空的狀態下,全身心深度感受聲音本體的運行,及藝術家煉金般淬取的聲符,深及聽覺層面的邊緣極限,摸索混沌而神秘的極致美學。

文化‧科技‧幻聽

最後一日,由法國當代聲音藝術大師尚‧克羅德‧艾洛瓦(Jean-Claude Eloy)獨奏電子原音音樂全本《樂之道》。《樂之道》分為「東京」、「不識」、「流動」、「回想」四大部,內容有具象音源(東京都的採樣聲響:柏青哥鋼珠滾落做法事的唸頌聲日本當地的田野收音等)加上電子音源營造的氛為,可謂「無影像的電影」,直探東方精神。觀眾圍繞聲音大師而坐凝神欣賞,艾洛瓦曾經表示:「當人們沉浸在欣賞夕陽之美時,會拍手嗎?」將近結束時,艾洛瓦悄然起身離去,觀眾也逐一散去,沒有掌聲,帶著四天來沉澱的聲音之美回家。(今藝術,文/郭冠英, from ArtCo Monthly Magazine, June 2004, Written by Gwen Kuan-ying Kuo. Picture courtesy of the artist: Laetitia Sonami Sonami)回首頁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