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Author© Gwen Kuan-ying Kuo 郭冠英,《搖滾客》March 2001
 
田中能,一個台灣實驗樂壇不陌生的名字,曾經來台表演三次:一九九八年七月於知新廣場與台灣樂團(零與聲音低能兒童解放組織、夾子電動大樂團等)同台演出、七月於在地實驗網路電視台所主辦的「人文論談」系列節目、二○○○年九月於華山藝文特區參與台北國際電影節的開幕。

田中能這位日裔美籍的電音創作者跨足電子音樂/聲響藝術/新媒體藝術,而他認為強調無論是電腦等新器材如何帶來創作上的便利,仍不能忽略人性,而這是他對從事新媒體藝術創作的哲學。田中能曾在法國國立音響與音樂研究中心主持虛擬演出計畫,二○○○年四月作者參觀東京ICC多向通信中心之聲響藝術展巧遇近年回日本教書並進行「東京國際通訊中心粒子合成計畫」的田中能,其電音創作跨當代藝術領域。以下是二○○一年一月作者與他作的訪談。

田中能創作聲響的開始

我一九八四年開始創作電子音樂。那時恰好是類比進入電子的時代,所以那個時間點很有趣。我運用卡帶迴帶、微粒子類比合成的技術(像Serge and Buchla)。然後麥金塔誕生時,我是第一批使用電腦創作音樂的人。一九八九年我搬到矽谷,那兒有很多藝術家和工程師使用DSP、多媒體創作軟體,我也成了其中一員。

一九九二年我加入《生化繆司》團體,當時虛擬實境正熱門、新的介面也在推出,很不可思議地我可以使用自己的身體創作音樂。然後,我搬到巴黎,作IRCAM方面的研究﹔我也在阿姆斯特丹的STEIM參與「藝術家進駐」計劃,Michel Waisvisz 等聲響藝術家也在那兒用sensor創作。那就是一九九四年我們組成sensorband的緣由。一九九七年我因為為ICC作的展覽計劃而搬到東京,來到這兒後我開始對網路音樂、電信科技感到興趣,所以我的新計劃是要結合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來創作。

田中能電子聲響的創作動機

我小時後就玩音樂--彈鋼琴、電吉他。但我想做出新的聲音,所以對電子音樂很感興趣。我覺得傳統樂器奇妙的是,你可觸碰由木頭和琴弦作的器具來發出聲響﹔電腦雖可以創作出各式各樣的聲音,但碰觸滑鼠的演奏方式卻有點單薄。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想使用感應器來捕捉我身上的種種聲響--讓我對創作電音有更多身體上的互動。

最令田中能印象深刻的聲響表演

最令我難忘的演出,在於一九八八年我在德國柯隆遇見Zbigniew Karkowski。他的現場表演非常有力、相當吸引我,表演結束後,我前去告訴他心得,自此我們就保持聯繫。很棒的是經過幾年後我們見了幾次,變成朋友以及玩團的夥伴。

此外,一九八七年華盛頓DC的音樂活動中遇到約翰•凱吉,我先前知道他的作品、也讀過他的書,但在現場看到他本人,看他如何思考音樂、如何談他的音樂、如何把他的理念放進創作當中,則是完全不同的經驗。

創作理念

我總是在探索,如何不失我們的「人性」和「科技」之間的各種溝通方式。科技文化充滿了神話,我們都被告知說電腦讓我們的生活更快、更有效率,所以電腦是完美的。我覺得這些神話不是真的。我們會因為電腦而工作得更辛苦、花更多時間,電腦一點也不完美,軟體經常過時所以我們必須一再等待更新。

不過這也不是壞事,這顯示電腦畢竟是人發明的,就像其他的工具和樂器一樣不是萬能的。「樂器」也不同於「工具」,工具是有固定的功用,其目標是要讓事情作得更好。「樂器」則不需要完美,小提琴可以在大樂團中演奏、也可在爵士樂團中演奏。小提琴除了發出某種特別的聲音之外也無法作其他事,但這就是小提琴的性格。我正在找尋電腦創作音樂的性格。

創作秘笈

通常你會使用各式各樣的器材來創作音樂。你必須關心、敏銳於哪些聲響容易產生,並關心不同材料互相組合、一起發出的聲音質感。即使那些聲音是極端緊密吵雜,也應該變得更純粹、純淨,成為美好的聲響。好的聲音是透明的,在電腦中亦然,只是現在所有發出不同聲音的素材全部在軟體當中。我本身是使用Max/MSP(www.cycling74.com)來創作,這是麥金塔的軟體。對PC的使用者來說,可以使用PD(http://www-crca.ucsd.edu/~msp/)軟體。

分享給讀者的有趣經驗

我很幸運地有機會來台灣三次。台灣有種好的能量和開放性,我喜歡這兒的創作者和朋友。此外其他我曾經去過的城市像加拿大的蒙特利、葡萄牙的里斯本、以及芬蘭的赫爾辛基。
回首頁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